《新金融》
浦发银行“碳中和科技贷”,助力小微企业低碳转型。日前,浦发银行为某高新技术、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发放了上海首笔基于市融资担保中心担保项下的“碳中和科技贷”。该业务将企业融资利率与其能耗水平挂钩,是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四方合作新模式。
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2021年末,绿色贷款余额15.9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3%,比上年末高12.7个百分点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.7个百分点,全年增加3.86万亿元。
近日,中国银保监会印发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》,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,加大对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经济的支持,防范环境、社会和治理风险,提升自身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表现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与此同时,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且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,全面促进绿色金融发展,响应落实“双碳”战略目标。
据报道,多家商业银行对“碳账户”体系进行了尝试——中国建设银行“碳账本”、中信银行“中信碳账户”、浦发银行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“碳账户体系”(请通行!建设银行、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为“个人碳账户”亮绿灯)。在“第五届(2022)数字金融创新大赛”中,昆仑银行展示了“个人碳账户”项目。该行以个人“碳账户”体系为核心倡导低碳理念,既有效打造个人绿色名片,也能沉淀零散资金,活跃存量用户,以数字化创新增强银行客户黏性,是将数字营销和绿色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。
绿色发展已成为趋势和全球共识,商业银行需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,把握低碳经济蓝海的发展机遇,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发展。(责编:方杰)
作者:万木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银联积极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及服务好“双碳”目标的要求,通过低碳产品的设计积极提高企业和公众的减排意识。
除上述的两家银行外,部分股份制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也表现突出。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等绿色贷款余额均在千亿元以上。
民生银行发布“民生碳e贷”,推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发展。“民生碳e贷”产品体系包含“低碳普惠”“降碳融链”“减碳通关”“节碳科创”四大服务场景,依据碳评价数据,给予减碳效应优惠权益包,加强对普惠金融的支持;依托能源大数据提供绿色增信,赋能供应商降碳提效,打造能源绿色供应链;依据降碳表现,助力跨境中小微企业向减排要效益,提升减碳收益,对冲进口国“碳关税”成本;针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依据其“碳账户”评价结果,打造全产品链、全周期、全场景优惠产品,支持节碳增值,绿色成长。
2021年由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对新能源、工业生产制造等领域的绿色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融资便利。自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以来,多家银行推出了相应的数字化业务。
5月16日,中国银联在“云闪付”App内上线“绿色低碳”应用,用户使用“云闪付”App内“乘车码”坐公交、乘地铁,即可每日自动累积“绿色低碳能量”和“碳减排量”,后续可在“云闪付”App内兑换公交5折、地铁8折、3元信用卡还款券、卤味美食券等丰富好礼。
超15万亿元 绿色信贷投放稳步增长
今年五月,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宣布与工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广发银行、中信银行、民生银行5家银行合作发行低碳联名卡,并在广州试点上线发行。据悉,联名卡可捕捉用户绿色低碳场景下的交易数据和服务,并以此发放碳积分。业内人士认为,低碳交易的数据将有助于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体系。
“双碳”背景下,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,商业银行以数字化技术持续探索绿色金融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场景,推出了大量绿色金融产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。
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